9月份,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2.6%,比全国水平低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5%,居住类价格上涨6.3%,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
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今天表示,今年一至三季度,由于受春季“倒春寒”果蔬减产、旧村搬迁改造使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北京市第一产业产量下降幅度较大,粮食、蔬果等食品价格,以及包括煤电水气、租房价格的居住价格,成为9月CPI拉高的主要因素。
数据显示,1-3季度,北京市蔬菜产量同比下降9.1%,水果下降9.3%;秋粮预产下降10.8%,全年粮食总产预计下降10.3%。
于秀琴表示,尽管前三个季度北京粮价和菜价攀升,北京CPI的涨幅仅1.8%,低于预期,这与政府在控制通胀方面的政策有关。
她称,综合各方面因素,下一季度CPI涨幅应该不会很高。预计今年全年北京CPI涨幅不会突破3%,通胀将有所改善。
北京市统计局今天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1-3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8%,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1%。从环比看,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8月份上涨0.2%。
数据还显示,1-3季度,北京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9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其中,吃、穿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和15.1%,用、烧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7%和26.9%。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552.1亿元,创历史新高。
相对于北京市的低收入者而言,通胀感觉更加明显。1-3季度,低收入人群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3.3%。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