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生局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北京市卫生局表示,鼓励民营资本直接参与公立医院转制改组,让更多民营资本参与办医。看起来,民营医院将与公立医院站在同一起点上。那么,民营医院的路是越走越宽,还是仍有诸多困难亟待解决? 北京现有医疗机构9752家,其中70%为民营医疗机构,大部分是小诊所,民营医疗机构床位数约占北京市医疗机构床位数的10%。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说,未来几年,北京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点扶持两类民营医疗机构,一类是档次高、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专科医疗机构,与政府办的公立医院形成互补;另一类是服务外来流动人口、普通居民就医需求的社区诊所、门诊,与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互补。在民营医疗机构即将与公立医院站到同一起点时,民营医院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办院难 民营医院三大“拦路虎” 1 税收高 北京燕化医院是一所由社会资本办的三级综合医院。燕化医院院长徐泽昌说,目前医院定位为非营利性医院,但由于在公立医院体系外,加上政策限制,医院所有收费与公立医院标准相同,每年要缴纳5%的营业税,还要将利润的33%作为企业所得税上交。医院的药品、医疗器械采购途径有限,运行成本高。 方案:徐泽昌认为,应将民营医疗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部分和基本医疗服务部分减免税收,应统一采购平台,允许民营医疗机构采购公立医院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降低医疗成本。 2 患者少 民营医疗机构生存困难主要体现在患者正在减少。一家民营医院负责人说,随着医保卡大范围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很多患者一询问我们不是医保定点,转身就走。” 方案:北京市有100余家民营医疗机构进入医保定点。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规定,民营医疗机构进入医保的审批条件必须具备以下内容:一级以上、有特色、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经过医院申报,劳保局批准后,即可作为医保定点医院。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张大发说,北京市将吸纳更多民营医疗机构进入医保定点。一方面方便群众就医,另一方面帮助民营医疗机构和公立医院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3 人员不稳定 民营医疗机构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强。据了解,其专家资源主要包括两类人,一是公立医院在职医师到民营医院出诊,二是离退休专家被民营医疗机构聘请。 方案: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副处长陈静说,北京市卫生局正在制定医师多地点执业的相关政策,将进一步规范医疗人才资源合理流动的问题。 监管难 九成医疗纠纷出自民营医院 据北京市卫生监督所相关人员介绍,民营医疗机构存在诸多问题:虚假违法广告泛滥,私邀公立医院医生会诊,违规“包装”医生等现象严重。个别民营医疗机构通过夸大病情、乱检查、多开药,骗取患者钱财,有的民营医疗机构甚至非法出租或承包科室。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说,近些年,部分民营医疗机构为争夺资源,发布虚假广告,超范围开展医疗诊治,使用各种手段规避风险。90%以上的医疗纠纷出自民营医疗机构。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李扬说,对民营医疗机构常常只能给予最高罚款3000元的行政处罚。卫生监督所没有强制手段,“处罚太低起不到震慑作用,太高又做不到”。 毛羽认为,应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但对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违法诊疗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扶持与监管是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的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