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动态视窗  
新闻动态
商会动态
公告栏
浮动窗口
全国商会动态
北京歌颂
商会动态  
安徽省北京商会第三次会员代
安徽省北京商会二届三次理事
大企·北京影响力“新经济环
我会会长单位安徽曦强乳业集
BOE(京东方)携超炫显示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副书记熊
安徽省异地商会秘书长会议在
我会副会长单位联网汇通参加
  新闻动态 返回首页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
添加时间: 2016-8-3 9:43:30 来源: 作者: 点击数:415

       7月26日,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市、县委,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各人民团体,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全文如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深入实施创新型生态强省战略,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牢固树立并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途径,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以培育生态文化为支撑,以绿色美好家园建设、绿色产业培育、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态保护建设、污染综合治理、生态文明风尚塑造等六大工程建设和皖江、淮河、新安江、巢湖流域示范创建为抓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国土开发新格局基本确立,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三河一湖”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模式成为全国示范样板。

  ——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基本确立。经济、人口布局更趋协调,全省空间开发强度、城镇空间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化、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三大战略格局基本确立,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自然秀美。

  ——资源利用更加高效。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70.8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不低于80%,省辖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高于94.6%。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35%,湿地保有量达到1580万亩,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基本形成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化等制度基本建立,资源总量管理、全面节约、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环境治理、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更加健全。

  ——生态文明新风尚有效形成。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生态文明教育全面普及,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普遍推行,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创建一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示范典型。

  “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目标

  注:“〔 〕”代表五年累计变化。

  二、强化主体功能定位,打造绿色美好家园安徽样板

  (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1.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国家部署,研究并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考核等配套政策。

  2.编制实施安徽省国土规划纲要,推进国土综合整治。

  3.构建平衡适宜的城乡建设空间体系,适当增加生活空间、生态用地,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

  4.督促各市县编制本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或实施方案,落实主体功能定位。扎实推进黄山市、金寨县、霍山县、岳西县、石台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争取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升格为国家级。

  5.积极开展“多规合一”试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统一编制市县空间规划,逐步形成一个市县一个规划、一张蓝图。

  (二)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

  6.认真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和《安徽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绿色规划为引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开发格局。

  7.尊重自然格局,加强地域历史文化传承创新,打造具有徽风皖韵的美好城市。

  8.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开展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试点,加强城乡规划“三区四线”(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绿线、蓝线、紫线、黄线)管理。

  9.全面提升城镇供排水、防洪除涝、雨水收集利用、供热、供气、环境等基础设施水平,推进管理智能化,推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提升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比例,推动绿色建筑由单体示范向区域示范拓展。建立完善以风景林、防护林为主体的城镇生态保护屏障。持续推进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和绿道建设,建设园林绿化精品示范工程。开展森林城市、城镇创建。

  (三)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10.着力推进美丽乡村试点省建设,研究编制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十三五”规划,全面开展美丽乡镇建设、中心村建设、自然村环境整治,打造与城市特色各异、功能互补的农民幸福家园和美丽宜居乡村。编制村庄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地质灾害易发区村民搬迁等专项规划,制定农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和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加快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开展森林村庄、宜居小镇(小区、村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绿色农房等示范创建。

  11.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休闲农业,建设一批农业清洁生产示范点,发挥国家、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一批休闲农业知名品牌。

  1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村镇。

  专栏1 绿色美好家园建设工程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工程,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强化对城市径流雨水的排放控制与管理,构建城市可持续、健康的水循环系统。

  城镇园林绿化提升。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绿道建设,重点实施城镇园林绿化、城镇公园建设、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单位小区绿化等建设工程,构建分布均衡、结构合理、环境优美的城镇园林绿地系统。到2020年,设市城市(含县级市)全部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80%以上县城达到国家园林县城标准。

  森林城市、城镇创建。以省辖市、县、乡镇建成区和规划区为重点,建设城市成片林、城市森林公园和各类公共绿地,加强城乡接合部、城镇出入口通道森林长廊、森林景观建设。到2020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0个、省级森林城市50个、省级森林城镇600个,建成森林长廊示范段7000公里。

  绿色建筑推广。重点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绿色生态城市综合试点、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和示范基地建设。到2020年,全省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比例达到60%。

  绿色乡村建设。重点实施村庄建设、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农村民居防震保安、村内道路硬化、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等工程。到2020年,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35%,创建森林村庄4000个。

  三、创新驱动“调转促”,打造绿色转型升级安徽样板

  (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13.建立健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研活动特点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对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决定性作用。加强绿色科技创新研究平台和成果转化载体建设,建设一批生态文明领域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实验基地。

  14.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开展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应用技术研究。加强环境基准和标准、污染成因及机理、预警防控等技术研究,探索提出我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方案。

  15.坚持招才引智和本土培育相结合,重点引进和扶持生态文明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二)全面推动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

  16.以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抓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观光、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培育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等文化新业态。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第三方物流、科技信息、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发展健康、养老等消费产业。

  17.严格执行国家投资及产业政策,严禁以任何形式核准或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新增产能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支持海外并购,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骨干企业。

  18.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不断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开展新能源示范城市和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提高电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三)发展绿色产业

  19.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突出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三大重点领域,实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半导体照明产业化、节能环保汽车及家电产业升级壮大等重点工程。在工业领域,滚动实施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专项行动。

  20.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合肥、芜湖市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试点示范、工业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示范,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

  21.积极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加快清洁能源、新能源的新材料、新装备研发和推广,建设合肥、芜湖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和金寨百分百可再生能源示范县。

  22.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工作衔接机制。大力发展特色林产业,加快森林旅游业发展。

  专栏2 绿色产业培育工程

  “五个一百”专项行动。在全省工业领域,滚动实施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专项行动,壮大100户节能环保生产企业、推介100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推广100种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实施100个节能环保重点项目、培育100家节能环保服务公司。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重点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加快推进充电设施项目建设,创建国家级新能源汽车质量检测中心和运行数据中心。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到20万辆以上,基本建立覆盖全省的充电设施服务网络。

  清洁能源建设。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秸秆电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装置、风电及配套电网、光伏电站、地热能供暖制冷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建设。完善全省天然气长输管道布局,加快内河LNG接收站项目建设,实施乡镇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实现天然气长输管网“县县通”和中心城市、重点工业园区双气源供气。

  农产品安全保障。建设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认证监管,到2020年,分别认证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1200、2500和2700个。

  特色林产业。大力发展木本油料、竹子、苗木花卉等特色林产业,重点实施林下特色养殖、林下培育中药材、特色林产品采集等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力争到2020年,全省木本油料种植面积达到470万亩,竹林面积达到600万亩,林下经济产值翻两番。

网站首页 | 关于商会 | 动态视窗 | 机构设置 | 会员之家 | 政策与维权 | 入会须知 | 资源下载 | 供求平台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安徽省北京商会网站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51-62671281 传真:0551-62671287 地址:安徽招商大厦8楼安徽省北京商会
邮编:230001 皖ICP备10203402号 Email:admin@ahbjsh.com 您是本站第5164304位访客! 网络支持:安徽三户网络